分享好友 国防首页 频道列表

杨利伟:随国产最好火箭飞船升天我不害怕(图)

2012-04-12解放军报

杨利伟:随国产最好火箭飞船升天我不害怕(图)
资料图:杨利伟自主走出飞船舱门

  杨利伟

  人物小传:杨利伟,辽宁绥中人,中共党员,1965年6月出生,1983年6月入伍。现任中国航天员科研训练中心副主任,特级航天员,大校军衔。2007年当选第十七届中央候补委员。2003年10月15日,驾乘神舟五号飞船圆满完成中国载人航天首次飞行任务,被授予“航天英雄”荣誉称号。

  神舟冲天,飞天梦圆。随着我国自主研制的神舟五号载人飞船的成功发射,我成为浩瀚太空中的第一位中国访客。从2003年10月15日这一天起,当每一个中国人抬头仰望苍穹的时候,都多了一份光荣,多了一份自豪。

  记得当时,有一家外国媒体这样写道:“杨利伟迈出一小步,是中华民族的一大步。”的确,遨游太空是人类自古以来就梦寐以求的美好愿望,这个飞天梦想与我们这个民族的沧桑历史一样悠远。终于,在改革开放后的今天,中国人民用聪明才智铺就了万里迢迢的飞天之路。

  作为一名中国的航天员,身处这个伟大的时代,亲历我国载人航天事业的辉煌,我为这个崭新的时代感到骄傲,为我们强大的祖国感到无比自豪。

  一

  2003年10月15日9时整,在震耳欲聋的轰鸣声中,长征运载火箭拔地而起,载着我飞向太空!9点10分,箭船分离,经历了590秒,飞船准确进入预定轨道。我忽然感到自己飘了起来……我知道,中国人真正来到太空了。

  中国人真的来了!从前只能在电视屏幕上看到的外国人拍摄的太空美景,今天真切地被我尽收眼底。由期盼变为现实,我像个贪婪的孩子遥看舷窗外,忘记了休息,只想用眼睛和手中的摄像机记录下这神圣的时刻。此时我百感交集,因为我深深知道,没有国家的强盛,没有改革开放,没有经济的腾飞,没有科技的飞速发展,就不会实现高新技术集成的载人航天事业的跨越,更不会有中国人的飞天圆梦。是祖国让我将飞翔的梦想做得如此悠长深远!

  我想起了自己的童年。我的家就住在一个空军机场附近,每当看见战鹰翱翔,直刺云霄,我的心便也跟着飞起来,从此,我有了一个永久的梦想——飞翔。

  1983年,我实现了自己的夙愿,来到空军某部,成为了一名飞行员。那时,正是我国改革开放的初期,军队也进入了现代化建设的新阶段。当我驾驶着战斗机在天空翱翔,我感到一种由衷的自豪。可是我没有想到自己会有一天飞得更高,飞得更远,飞到遥远的太空中去。

  1998年1月,经过层层选拔,我成为14位中国首批航天员中的一员。当我们在国旗下庄严宣誓,喜悦和自豪在我胸中荡漾,我更感到肩上沉甸甸的责任。

  此时,正值中国改革开放20年。回首从前,我们不能忘记1978年3月18日,在全国科学大会上,中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总设计师邓小平发出的“科学是生产力”的号召;我们无法忽略国家863高技术研究与发展计划的实施;我们永远铭记1992年9月21日经中央批准,我国载人航天工程正式启动。

  从1992年起的短短十余年间,现代化航天城的崛起,建成高技术集成的飞控中心,与国际接轨的陆海基航天测控网,继美俄后世界第三个航天员选拔训练基地……国家和我们航天科技人员已经做了那么多,我有什么理由去畏惧,有什么理由不发奋?走进这支队伍,我把理想和信念全部献给了祖国的载人航天事业,我发誓要为我的祖国去飞翔。

  航天员的每一次选拔和训练都是对航天员意志和品质的考验。但就是始自童年的“飞翔”梦想,让我义无返顾,勇往直前。在北京航天城经过5年的常人难以经受的艰苦训练,我和战友们逐渐培养了无所畏惧、坚定沉着的心理素质,让我有了足够的勇气和信心踏上这次太空独旅。

  2003年10月14日,神舟五号飞船发射的前一天,载人航天总指挥部正式决定我为首飞航天员,执行首次载人航天飞行任务。得知这一消息,我感到无比光荣。因为航天员的光荣,正是在于把生命融入了人类探索太空、征服宇宙的伟大征程中。

  2003年10月15日5时20分,航天员出征仪式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举行。胡锦涛总书记亲自为我们送行,当我面带微笑向总书记招手致意时,我看见总书记的眼眶湿润了,他向前几步,再次向我挥手送别,虽然隔着玻璃罩屏障,但我还是能感到此时此刻,总书记的心和我们航天人的心是紧紧相连的……

  带着党和人民的嘱托,我开始了在太空中21个小时23分钟的行程,也开始了中国人的圆梦之旅。这一刻,距中国载人航天工程立项仅11年零25天。

  当飞船掠过祖国的山山水水,我靠近舷窗,心里充满对祖国的依恋和自豪。面对摄像头,我自豪地向中国和世界展示五星红旗和联合国国旗,我摘下了手套,在《飞行日志》上郑重地写下这样一句话:“为了人类的和平与进步,中国人来到太空了!”这不仅是我个人的心声,也是13亿中国人的庄严宣告。

  2003年10月16日6时23分,神舟五号飞船围绕地球飞行14圈之后,顺利返回。我终于从太空回到了地球,回到了我们可爱祖国的怀抱!这是一个难忘的历史时刻,恰恰在39年前的今天,我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获得圆满成功!这是一个伟大的时刻,全体中华儿女都为伟大祖国取得这一辉煌成就感到荣耀和自豪。

  就在我即将出舱时,突然从话筒里传来一个亲切的声音,温家宝总理充满深情地对我说:“杨利伟同志,祝贺你胜利返航,你完成了一次重大的历史任务,祖国和人民感谢你!”后来,我知道,温总理当时是含着热泪说这番话的。

  那一天,中国沸腾了,世界沸腾了,所有的中国人都挥舞着手臂,欢呼中华民族的胜利,歌唱我们伟大的祖国。那一刻,我深深被感动了,是改革开放取得的丰硕成果,激发出中华民族的凝聚力,带来中国人的自信心。

  2003年11月7日,党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在北京人民大会堂隆重举行庆祝神舟五号载人航天任务圆满成功大会。胡锦涛总书记的重要讲话和殷切嘱托,让我深深地感到,我国首次载人航天飞行的成功,是党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英明决策的结果,是改革开放以来,综合国力提高、科技水平进步的结果,是中国几代航天人艰苦奋斗、孜孜以求的结果。是祖国和人民用勤劳和智慧的双手把我送上了太空;是祖国的强盛,让我飞得更高更远,我为祖国取得的成就感到骄傲和自豪。

  二

  首飞成功后,许多人问我:“这次太空之旅,你一点不紧张、不害怕吗?”我告诉他们:“送我上太空的是我们中国人自主研制的最好的火箭和飞船。有祖国和人民做坚强后盾,我的确不紧张,也没什么可怕的。”

  实现这次完美飞行的真正英雄是那些默默无闻、无私奉献在祖国载人航天战线上的全体同志,是那些艰苦奋斗了几十年的老专家、老领导和老一辈科技工作者们。没有伟大祖国的培养,没有全国亿万华夏儿女的大力支持,没有祖国千千万万航天人的艰苦努力,没有我们“英雄航天员大队”这个光荣的集体,就没有我的今天。荣誉属于我们伟大的党,属于我们伟大的祖国,属于我们英雄的人民!

  神舟五号发射成功的消息传遍了世界,旅居海外的华人华侨和中华儿女奔走相告,热烈庆祝祖国取得这一举世瞩目的伟大壮举。2004年5月,我随中国载人航天工程代表团赴美国访问,处处受到华人华侨的热烈欢迎。5月19日,在联合国总部,安南秘书长接见了我,我将在神舟五号飞船中搭载的联合国大号旗帜移交联合国。安南秘书长高兴地说:“5月19日,对联合国是很重要的一天,中国虽然不是第一个发射载人飞船的国家,但却是第一个在首次载人航天飞行中,搭载联合国国旗的国家!”

  访问中,一位海外华侨对我们说:“你们的飞船飞得多高,我们中国人的头就能抬得多高。”是啊,民族魂延绵千山万水,祖国的每一点成就都能勾起海外华人华侨波澜起伏的不尽思绪,都能激起昂然激情的千言万语。

  三

  短短30年里,中国经历了举世瞩目的经济大发展,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综合国力显著提升,人民生活总体上实现了由温饱到小康的历史性跨越。

  作为一名军人,伴随祖国改革开放的征程,我也亲身见证着国防建设的日益强大。在党的十七大上,胡锦涛总书记强调指出“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中实现富国和强军的统一”。富国强军的梦想,只有在改革开放的春天里才能真正实现。

  有幸作为中国载人航天工程队伍中的一员,能够亲自参与见证这一段壮丽辉煌的历史,是我一生的骄傲与荣耀。

  当梦想变成了光荣,光荣又在孕育着新的梦想。随着神舟七号飞行任务的日益临近,中国人的太空探索又站在了一个新起点上。如今祖国赋予了我新的使命,神舟五号任务之后,我因为工作原因,有机会接触更为广阔的领域,使我的眼界更为开阔,增加了新的自信,有了新的梦想,我们不仅要建设世界一流的航天员中心,还要为世界其他国家培养航天员,建立我们中国自己的空间站……中国人在“上天的阶梯”上正在以求真务实的精神一步步地攀登,迈出了更为坚实的步伐。

  聆听着中华腾飞的脚步声,我坚信——自强、自立的中国人还将在更高的领域、更广阔的空间,开始迈向“太空文明”的新时代。

  我为此矢志不渝!




反对 0
举报 0
收藏 0
解放军和武警部队代表委员热议提升联合作战指挥能力
这几天,审议讨论政府工作报告,关于提高实战化军事训练水平的内容让来自北部战区的臧继辉委员豪情满怀。休息时间,他经常和大家分享深入推进联战联训取得的成果。如何提高实战化军事训练水平,是他思考最多的问题。两会期间畅谈联合作战这一话题,解放军和武警部队代表委员有一个共同的感受:千军万马看指挥。联合作战指挥,本质是联合、关键在指挥。领导干部率先垂范扛起千钧重担,联合作战指挥才能更加顺利地推进。

0评论2019-03-11

全军和武警部队学习王继才事迹见行动
8月7日晚上,看完新闻联播后,一场“传承英雄精神,矢志建功海防”的演讲活动在南海舰队某观通站火热展开。该观通站地处国家特类海岛,相隔不远就是香港繁华的维多利亚港。该站一级军士长刘达勇坚守海岛29年,他在演讲中动情地说:“坚决贯彻落实习主席重要指示,我们要像王继才那样不忘初心,守得住清苦,耐得住寂寞,练强观天测海的本领,当好新时代的‘鹰眼’,守卫祖国的万里海疆。”

0评论2018-08-10

中共中央决定调整中国人民武装警察部队领导指挥体制
日前,中共中央印发《中共中央关于调整中国人民武装警察部队领导指挥体制的决定》,自2018年1月1日零时起,武警部队由党中央、中央军委集中统一领导,实行中央军委-武警部队-部队领导指挥体制。《决定》明确,武警部队归中央军委建制,不再列国务院序列。武警部队建设,按照中央军委规定的建制关系组织领导。中央和国家机关有关部门、地方各级党委和政府与武警部队各级相应建立任务需求和工作协调机制。

0评论2017-12-29

武警广西总队:科技创新磨利反恐“刀锋”
曾多次参加反恐实战的总队直属支队一等功臣廖其炜对此体会更深。他说,以往执行任务,会有因侦察不准确不全面而导致任务失败的风险。自从有了无人侦察机、软管窥镜等新型装备后,执行执勤反恐任务如虎添翼。“科技创新带给官兵的不仅仅是战斗力实实在在的提升,更是能打胜仗的信心信念。”走下训练场,两次被提名武警部队十大忠诚卫士、荣立一等功的百色市支队德保县中队班长盛浩向记者展示了新配发的作战靴。这种作战靴重量比以往减轻了30%,有利于特战队员提升速度、加快反应。

0评论2017-12-13

武警陕西省总队二支队设置险局难局危局砥砺精兵
冬意渐浓,灞河之畔硝烟弥漫,一场解救人质演练正在紧张进行。特战队员悄悄潜入作战地域,突击小组趁“敌人”放松警惕之际,破窗而入,成功救出“人质”……近日,武警陕西省总队二支队将官兵拉到野外陌生地域,锤炼部队在极限条件下的作战能力。

0评论2017-12-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