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好友 国防首页 频道列表

新华社、解放军报推出长篇综述:《聚焦打赢砺雄师》

2017-09-22新华社

北京9月21日电(解放军报记者徐双喜、周猛  新华社记者李宣良、王经国)“戎马鸣兮金鼓震,壮士激兮忘身命”。

2017年5月24日,一道电波穿越重霄,从首都北京传向辽阔大海。正在海军作战指挥大厅视察工作的习主席,在了解海军当日海空兵力活动情况后,临机与在海上执行战备巡逻任务的538舰视频通话,褒奖他们战风斗浪、连续奋战,勉励他们忠实履行职责,不负党和人民重托。

538舰(资料图)

主持中央军委工作以来,习主席亲自参加重大演训活动,亲自决策指挥重大军事行动,在全军性战备演训中多次亲自抽点部队拉动检验……

铁流滚滚,地面部队跨区机动,战场被紧急调整近千公里;战鹰呼啸,参演航空兵部队近距格斗强强对抗、远程拦截穿越“电磁丛林”;战舰劈浪,海上舰艇编队夜间出击,与看不见的对手在大洋深处磨砺攻防;剑指苍穹,火箭军某旅被随机抽点,一枚枚导弹携雷裹电准确命中目标……

不怕出错,不怕搞砸,不怕推倒重来……近似实战的演训如砥似砺,打磨着一支支胜战之师。

兵不可一日不练,要练就练能打胜仗的兵;战不可一日不备,要备就备打得赢的仗。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主席鲜明提出党在新形势下的强军目标,指出能打仗、打胜仗是强军之要,强调人民军队永远是战斗队,人民军队的生命力在于战斗力,必须强化忧患意识,坚持底线思维,全部心思向打仗聚焦,各项工作向打仗用劲,确保在党和人民需要的时候拉得出、上得去、打得赢。

5年来,在习主席和中央军委坚强领导下,全军官兵坚定不移坚持战斗力这个唯一的根本的标准,聚焦备战打仗,锻造召之即来、来之能战、战之必胜的精兵劲旅,汇聚起强军打赢的磅礴力量。

胜战之问拷问全军,胜战之路指引征程

这是怎样的一种“痛”,让军队统帅痛彻肺腑?

2014年,又逢甲午。120年前的甲午战争,国之殇、民之痛,这种痛被习主席称之为“剜心之痛”。在一次军队重要会议上,习主席语重心长地对在场的高级指挥员们说:“军事上的落后一旦形成,对国家安全的影响将是致命的。我经常看中国近代的一些史料,一看到落后挨打的悲惨场景就痛彻肺腑!”

这是怎样的一把“剑”,让军队统帅沉思萦怀?

2015年,血与火的纪念。透过抗日战争这面“镜子”,习主席提及古希腊传说中这把“系于一根马鬃”的利剑。在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大会上,习主席的声音传遍寰宇:“今天,和平与发展已经成为时代主题,但世界仍很不太平,战争的达摩克利斯之剑依然悬在人类头上。”

2015年9月3日,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大会在北京天安门广场隆重举行。这是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在大会上发表重要讲话。新华社记者兰红光 摄

历史与现实,国际与国内,战争与和平。进入21世纪的第二个十年,国际局势风云变幻,我国仍然面临严峻复杂的安全威胁。

观天下,把大势,谋千秋。习主席以宏阔的战略视野深刻指出:“能战方能止战,准备打才可能不必打,越不能打越可能挨打,这就是战争与和平的辩证法。”

5年来,习主席多次同新提升的军以上领导干部进行谈话。谈话中,提高打仗能力是习主席反复提出的期望。

“我想的最多的就是,在党和人民需要的时候,我们这支军队能不能始终坚持住党的绝对领导,能不能拉得上去、打胜仗,各级指挥员能不能带兵打仗、指挥打仗。”在军队一次重要会议上,习主席这番话如黄钟大吕,振聋发聩。

这三个“能不能”,是人民军队战斗力建设必须回答的胜战之问。

这三个“能不能”,时刻在叩问:我们离能打仗、打胜仗的要求有多远?

“国家大柄,莫重于兵。”习主席的提问,是时代拷问,也是使命追问,直指军队建设和改革的核心,彰显出党的领袖、军队统帅深沉的历史忧患、强烈的使命担当。

这份忧患与担当,来自对我国所处历史方位的科学判断,更来自对国家安全和发展战略全局的深邃思考——“没有一个巩固的国防,没有一支强大的军队,和平发展就没有保障。现在,虽然维护国家安全的手段和选择增多了,我们可以灵活运用、纵横捭阖,但千万不能忘记,军事手段始终是保底的手段。”

这份忧患与担当,来自对前进道路上风险挑战的深刻洞察,更来自对我军能力与不足的清醒认识——“我军现代化水平与国家安全需求相比差距还很大,与世界先进军事水平相比差距还很大”“我军打现代化战争能力不够,各级干部指挥现代化战争能力不够”。

肩负历史重任,面对现实考验,人民军队如何不辱使命、续写辉煌?习主席运筹帷幄、深远经略,为人民军队指引出一条雄伟壮阔的中国特色胜战之路。

——纲举方可目张。习主席亲自领导制定新形势下军事战略方针,为全军练兵备战立起了总纲。

毫不动摇坚持积极防御战略思想,将军事斗争准备基点放在打赢信息化战争上……新形势下军事战略方针,明确了战斗力建设的目标任务,是指导备战打仗的根本方略。

——标准就是牵引。习主席鲜明确立战斗力这个唯一的根本的标准,为全军练兵备战标绘了清晰坐标。

“唯一的”,就是舍此以外而无其他;“根本的”,就是不能偏移一丝一毫。“唯一的”“根本的”这个双重定语,就像一条经线和纬线,标定出战斗力建设在强军兴军征程中的历史方位,在全军形成有利于提高战斗力的鲜明导向。

——实战必先实训。习主席反复强调要从实战需要出发,从难从严训练部队,为全军练兵备战指明了路径。

“兵不闲习,不可以当敌”,能打仗、打胜仗,最重要的是提高实战化能力。必须以真打的决心抓训练,紧盯作战对手抓训练,着眼制胜强敌抓训练,锻造部队过硬的战斗力。

——改革激发活力。习主席果断把握历史机遇,重塑设计军队未来,为全军练兵备战注入了新的动力。

“不改革是打不了仗、打不了胜仗的”“没有军队组织形态现代化,就没有国防和军队现代化”。深入推进军队组织形态现代化,改革领导指挥体制,构建中国特色现代军事力量体系……新一轮国防和军队改革牢牢聚焦“能打仗、打胜仗”,正在推动人民军队战斗力建设发生脱胎换骨的变化。

“凡兵之道,莫过乎一。”习主席的战略擘画,为全军深入推进练兵备战提供了强劲的动力源头,三军将士心中升腾起不息的胜战之火。

反对 0
举报 0
收藏 0
习近平对全军战略管理集训作出重要指示
经中央军委批准,全军战略管理集训近日通过电视会议系统举行。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作出重要指示强调,举办全军战略管理集训很有意义,要精心组织好。要坚持目标导向、问题导向、结果导向,着力更新管理理念、提高战略素养,着力健全完善战略管理制度机制,着力推进我军建设“十三五”规划落实和“十四五”规划编制。

0评论2020-06-22

习近平签署主席令公布新修订的人民武装警察法等法律
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九次会议20日上午在北京人民大会堂闭幕。会议经表决,通过了公职人员政务处分法、新修订的档案法、新修订的人民武装警察法。国家主席习近平分别签署第46、47、48号主席令予以公布。栗战书委员长主持会议。

0评论2020-06-22

2020年全军面向社会公开招考文职人员公告
为延揽社会优秀人才为军队建设服务,根据《中国人民解放军文职人员条例》及有关政策规定,中央军委政治工作部将组织实施2020年全军面向社会公开招考文职人员工作。

0评论2020-06-15

习近平签署通令嘉奖参加阅兵全体人员
嘉奖令指出,在伟大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盛大庆典活动中,受阅部队作为共和国武装力量的代表,以威武雄壮的强大阵容、昂扬奋进的崭新风貌、一往无前的磅礴气势,光荣地接受了党和人民的检阅,奉献了一场富有中国气派、体现时代特色、展示强军风采的阅兵盛典。

0评论2019-10-08

2019年全军面向社会公开招考文职人员公告
军队文职人员的招考对象为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或者社会人才。其中: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包括应届毕业生和非应届毕业生,应届毕业生是指2019年毕业且在当年9月30日前取得相应毕业证和学位证的毕业生;非应届毕业生是指在两年择业期内未落实工作单位,其户口、档案、组织关系仍保留在原毕业学校,或者保留在各级毕业生就业主管部门(毕业生就业指导服务中心)、各级人才交流服务机构和各级公共就业服务机构的毕业生。

0评论2019-03-13

全国新型军粮供应制度机制基本建立
“八一”前夕,无锡联勤保障中心组织华东6省市粮食和财政部门,研究军粮供应工作矛盾、商讨改进地区军粮供应办法。至此,全军5个联勤保障中心分别与所属地方省一级政府财政、粮食部门建立对接协调机制,并通过建立军地联合领导管理协调机构,统一组织协调区域军粮工作。

0评论2018-08-10

我军试点探索征兵被装精确供应保障新模式
近日,记者从军委机关有关部门获悉,为贯彻落实习主席关于军队建设的指示要求,着力提高征兵被装适体率,增强新兵荣誉感,军委后勤保障部会同国防动员部在去年1个省征兵被装精确供应保障模式改革试点的基础上,继续探索不同类型征兵被装精确供应保障新模式,今年选取10个不同类型省(市、区)开展扩大试点。

0评论2018-08-10

习近平出席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并为最高奖获得者颁奖
中共中央、国务院8日上午在北京隆重举行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党和国家领导人习近平、李克强、张高丽、王沪宁出席大会。在热烈的掌声中,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向获得2017年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的南京理工大学王泽山院士和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病毒病预防控制所侯云德院士颁发奖励证书。

0评论2018-01-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