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好友 方案首页 频道列表

ControX对污水厂滤池进行反冲洗的实现———ControX对污水厂滤池进行反冲洗的实现

2012-04-15北京图灵开物技术有限公司

系统概述  
       过滤系统作为污水处理厂、净水处理厂整个工艺过程的关键工序,对整个系统处理效果起最终的把关作用,其运行工况直接影响水厂产品水的质量。为提高滤池滤层截污能力的恢复效果,水厂的滤池反洗多采用气水联合反冲洗的方式,分为气冲过程、气水同时反洗过程、水洗过程,使滤池滤层内的污物能有效的被剥离和冲洗排出滤池,从而保证后续的正常过滤周期和效果。由于其结构和控制系统复杂,依靠传统的操作人员凭经验手动或半自动控制其实际效果很差,工作量大,很难达到预期要求。利用controx通用监控组态软件开发的滤池反冲洗监控系统,能自动完成反冲洗的各个流程,操作简单直观、方便易用,大大减轻了工作人员的工作量,效果显著。

系统构架
        系统软件采用Controx通用监控组态软件,组态易学易用,方便灵活,界面美观友好;硬件采用西门子S7-300和200系列数采模块,采集精度高,可以满足系统的需求。
系统功能特点 "分散控制、集中管理"的方式,即每格滤池设就地控制系统一套,由西门子S7-200系列模块组成,自动控制和上传所在滤池的工作状态和反洗申请信号。系统设有集中管理和上位监控显示系统,由西门子S7-300系列模块和Controx通用监控组态软件组成,对就地单个滤池控制系统的工作状态和反洗申请进行监控和排序协调。
        利用Controx通用监控组态软件开发的监控界面如下图所示,可在界面上自动控制工艺流程,实时的监视各个滤池中相关阀门的运行状况,滤池液位,水头损失等的实时数据,目前正在反冲洗的滤池的运行状态,报警信息,参数的读取等,还可通过监控界面进行远程手动/自动切换,实现工作人员通过远程手动控制某滤池中相关设备的工作状态。大大减轻了工作人员的工作量。

网址:www.controx2000.com

收藏
神州普惠试验检验管理解决方案
试验检验管理系统TCM紧紧围绕产品生产试验检验的全过程进行系统规范的监控和管理,有力的监管了整个试验检验过程、协调组织了试验检验工作的开展、规范了试验检验过程的管理,同时还以方便高效的手段,整理和收集了全部试验检验过程的信息数据。

0评论2014-03-24

宏电工业级TD无线路由器应用于交警局电子警察项目
“电子警察”是高科技的交通管理手段,也是道路交通技术监控系统的重要环节,是智能交通系统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以其无人值守、自动记录、容量大、无需当场处罚、便于管理等优点成为交通管理工作中必不可少的装备。

0评论2013-02-27

领邦公布新型全自动检测方案:弹丸尺寸的快速检测
近日,北京领邦仪器技术有限公司(后文简称“领邦”)公布了一套新型的全自动检测方案——弹丸尺寸检测系统。该系统是一套在线全自动终检设备,采用激光扫描的方式,在计算机中还原炮弹外形,能够实现炮弹外形尺寸和形位公差的快速检测,满足大批量产品的在线自动化检测,避免人为检测造成的误差,同时保证数据的可靠性以及提高数据管理方便性。

0评论2012-08-31

仪器总线技术的回顾与展望
在测试测量领域,仪器总线技术的发展历来是工程师和科学家们最为关心的部分。从上世纪60年代推出的专用于仪器控制的GPIB总线,到现在被广泛使用的 USB、VXI、PXI和最新推出的LXI、PXI Express,不断涌现的新型总线技术在帮助我们的工程师更快捷高效的完成测量任务的同时,也引起了行业内专家们的广泛争论,究竟哪一种总线将会主宰未 来的测试测量领域呢?

0评论2012-05-28

加固电源典型应用方案
美国北大西洋(NAII)公司为军工和航空领域的嵌入式市场所提供的加固电源,类型齐全,无论是标准型产品还是定制型产品,都应有尽有。在国内外航空、航海、舰船等应用中占有及其重要的地位。

0评论2012-05-03

倾角传感器在无人机上的应用
无人驾驶飞机简称无人机,是利用无线电遥控设备和自备的程序控制装置操纵的不载人飞机。机上无驾驶舱,但安装有自动驾驶仪、程

0评论2012-04-13

倾角传感器在移动通讯车平衡系统上的应用
移动通信基站车是移动通信领域中用于应急通信信道建立的系统集成车辆。主要的功能一般包括GSM、CDMA、3G基站信道的建立、无线计

0评论2012-04-13

倾角传感器在水平平台测量上的应用
在仪器仪表、精密工具、机械制件的检验等行业经常会使用到水平平台,而大理石平台可以作为一个理想的选择,因为大理石的平台是一

0评论2012-04-13

SST倾角传感器在阳光追踪系统上的应用
随着能源的匮乏,人类越来越注重利用新型能源来代替现有的煤、石油原料,利用太阳能获得能源就是一个非常好的办法。阳光追踪器

0评论2012-04-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