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军航空大学是我国唯一一所以培养飞行人才为主体,航空飞行指挥与航空工程技术专业兼容的综合性军事高等学府,“十一五”期间军队“2110工程”重点建设院校。占地面积2400万平方米,校区横跨东北三省四个城市,校本部位于吉林省长春市高教文化区的中心。
大学具有悠久的历史和优良的传统,前身是我军1946年创办的第一所航空学校——东北民主联军航空学校。在半个多世纪的风雨洗礼中,创造出中国空军史上“最先培训新中国第一批女航空员”、“最先承训双学士飞行员”、“最先培养空军侦察情报人才”等近20个空军之最。为国家和军队建设输送了12万余名各类军事人才,培训外国军事留学生千余名,遍布4大洲,200多名毕业学员成长为共和国将军,涌现出了战斗英雄王海、张积慧、刘玉堤,“海空卫士”王伟,复合型飞行舰长柏耀平、中国工程院院士李明等一大批英雄模范人物,学校被誉为“飞行员的摇篮”、“英雄的摇篮”、“将军的摇篮”。
办学特色及思路:
作为空军主要战斗力生成的唯一源头和飞行员成长起步的重要基地,空军航空大学按照军事斗争准备对人才培养的总需求,树立全新的教育观、质量观、人才观,坚持人才兴校、质量建校、科技强校、依法治校,突出“空地合训、指技兼容”办学特色,充分发挥规模化、集约化办学的系统优势和综合优势,适应国家高教发展的新形势,推进信息化建设,确立“以实战需求为牵引,以学科建设为龙头,以人才培养为核心,以科技创新为支撑”的办学思路。
突出成果:
大学坚持“以研促教、教研互动、协调发展”的方针,不断完善科研管理机制,首批通过了空军科研资质认证和IS09001质量体系认证。2000 年以来,共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国家技术发明三等奖1项,军队科技进步一、二等奖20多项,空军军事理论研究成果一、二等奖10多项。目前,大学正承担国家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和“全国教育科学十五规划课题”等重大国防科研和科技开发项目124项。
师资力量:
空军航空大学拥有硕士研究生、本科2个培训层次,培训任务主要有三个部分,一是承担航空飞行与指挥、航空机务工程、航空特种专业等本科生长干部学历教育;二是承担国防生、地方大学生任职教育和部队现职干部轮训任务;三是承担外国军事留学生培训任务。
大学始终坚持把教员队伍建设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学校现有教学、科研人员894人,其中博士24人,硕士188人,在读博士生71人,在读硕士生125人;教授55人,副教授199人;特级飞行员近百人,国家和空军级专家、空军高层次人才36人,涌现出了以国家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第一、二层次入选者李小奇,空军十大学习成才标兵从福仲,功勋飞行员金质荣誉奖章获得者马世超,军队专业技术重大贡献奖获得者倪政国等为代表的一批拔尖人才。呈现出名师带动名学科,名学科带动整体发展的良好势头。
大学具有功能齐全的基础教学、专业教学和飞行训练三大教学保障体系。拥有综合性图书馆3座,实验室、专修室119个,其中军队作战指挥、飞行仿真、空对地精确制导武器系统综合实验室等被列为军队“2110工程”和空军重点建设实验室,空军首家军事仿真博士后科研工作站也在这里落户。大学具备体能训练馆、游泳馆、手枪射击馆、跳伞训练场、水上救生中心、野外生存综合训练基地等军事特色鲜明的各类训练场所,总部下属的东北地区军事训练信息管理中心、东北地区计算机服务中心和长春地区军队院校协作中心均设在大学。
专业设置:
大学现有军事学、工学两大学科群,设有航空飞行与指挥、飞机与发动机、航空军械、航空火控系统、航空电气与仪表、航空通信与导航、航空雷达、航空电子对抗、航空侦察设备、侦察图像处理、侦察图像判读和军事仿真工程、航空救生、航空军事训练等16大专业。形成了基础教育、专业教育、飞行训练三大教学格局。其学科专业设置有两个突出特点:一是综合性,航空机务专业覆盖了空军现役的多个机种;二是唯一性,航空飞行与指挥、飞行指挥与控制、军事情报、仿真工程、摄影测量与遥感、航空侦察设备、航空救生7个专业均是全军或空军院校独有专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