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被称之为是构建空军现代后勤作战保障体系的“星星之火”。
2007年9月7日上午,空军航空兵数十架不同机型飞机在南方某机场成功起降,标志着空军首批多机种综合保障基地建成,场站由只能保障一种机型向同时具备保障多个机型转变,保障模式实现历史性跨越!
从首批多机种保障基地建成到建立适应现代化战略空军发展需要的作战后勤保障体系,记者看到,空军后勤经过近些年的积蕴和发力,正朝着转型之路一步一个脚印地向前。
空军战略转型推动场站由单一保障模式向多机种综合保障模式转型
这是空军传统场站的基本特征:一个场站只有一个机场,一个机场只有一条跑道,一条跑道只能保障一种机型,一种机型只能执行一项任务。
然而,随着空军使命任务的拓展、武器装备的更新换代和作战训练的需要,这种曾经无可非议的保障模式受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战。一系列的矛盾和问题带给决策者深刻的启示:空军场站必须向多机种综合保障基地转型,成为各种机型空中行动的基本依托和指挥、控制、保障及独立遂行作战任务的作战实体。
2004年8月,空军启动首批多机种综合保障基地建设。空军后勤部经过调研论证后,把拓宽目前机场保障功能、增强多机种综合保障能力作为基本方针,力求做到一个机场尽可能多地保障多个机种、不同机型的飞机作战训练,形成基地化保障的建设模式。他们集中人力、物力和财力,率先对担负重点保障任务的机场进行改造,使航空兵场站成了名副其实的多机种综合保障基地。
潜心磨剑3年终展翅。2007年的仲秋,记者在新建成的某多机种综合保障基地的检验性演练现场看到,运输机、直升机以及不同型号的战斗机,不时从刚刚拓宽、翻建的滑行道、跑道飞向蓝天。
也许,用现在的眼光衡量当初的多机种保障基地,可能只是略显雏形,但它的建成却昭示了空军场站保障模式发生了历史性的转轨,从此走上一条新路。
多机种综合保障基地引领航空兵场站保障体系建设
如果说,2007年首批多机种综合保障基地建成是迫于形势所逼下的探索之举,那么2007年后,空军研究进一步确立推进多机种综合保障基地后勤建设的措施,则是一种具有前瞻性战略眼光的自觉行为。
2008年初冬,空军南方某多机种保障基地,一支支保障分队保障有序,不同型号的战机交替升空,上演了一幕信息化条件下协同作战的多机种、大容量、高强度持续保障的活剧。
这是空军后勤一年里埋头奋进的缩影。为解决各场站信息化建设起点低、联通性差的问题,各级按照信息化建设发展要求,从顶层设计入手加强纵向融合、横向集成。他们整合场站战勤、后勤、装备保障各要素,对各机场分批次进行整治改造,加大了野营装备物资器材储备,配备了微波着陆系统、自动化气象观探测系统、二次雷达信息处理系统等设备,提高了对各种主战飞机实施复杂条件下保障的能力。
2008年11月,空军召开了集中研究场站建设发展的一次专题会议。会议构建和完善了现代场站全面建设的设想,掀开了建立适应现代化战略空军发展需要的作战后勤新型保障体系的新篇章。
用综合保障基地建设目标牵引空军作战后勤保障体系的发展
2008年底,在空军后勤部举行的围绕作战后勤保障体系建设发展研究成果展示会上,广空后勤部成为颇引人注目的角色。他们制订完善了《飞行后勤保障“三化”达标80条手册》和《军区空军后勤基本建设规范手册》,对全区的飞行保障、后勤建设、业务管理进行了全面、系统、科学的规范。这两个《手册》的制订,解决了长期以来后勤靠经验进行粗放式、被动式保障的问题。
今年3月至5月,空军后勤部结合《全面建设现代后勤纲要》,派出工作组,分别对各个战略方向上百个单位进行调研摸底。随后制订军事斗争后勤中长期规划和作战保障预案。
今秋,空军再次重新审视场站的功能定位,明确了基地化的发展方向,确立了按综合保障基地、多机种保障基地、基本任务场站和备用机场4种类型推进后勤建设的对策措施。同时,着眼基地化的未来发展方向,初步完成了总体方案和试点方案。
千里戈壁,一片黄沙。极目远眺,漫漫无涯。空军后勤部朱洪达部长告诉记者:综合保障基地将成为空军机场保障网重要战略支撑点,以机场为基本依托,融合战勤、后勤、装备保障于一体,能够对空军航空兵和地面部队作战、训练、生活提供有效保障,成为容量大、功能全的综合保障实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