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好友 国防首页 频道列表

NASA和美国空军联合研制低成本航天电子设备

2012-04-12

  [据美国spacenews周报2010年6月28日刊报道] NASA和美国空军正在共同开发一个小型飞行演示验证平台,以求将来能研制出一套先进且低成本的电子设备,用于对小卫星和火箭的发射进行安全地跟踪和管理,最大限度地减少地面设施的使用。

  “小型火箭/航天器技术”(Smart)工程负责人埃斯佩尔称,Smart平台可用在很多任务中,从光学成像到射频应用等。项目旨在生产卫星建造模块,这些模块可在7天内集成并发射就绪,而成本只需几十万到100万美元。这样的价格对于大学和实验室的研究人员有吸引力,否则他们可能负担不起太空实验的费用。

  五角大楼作战及时响应型太空(ORS)办公室的总工程师巴克利称,美国国防部希望用首型Smart平台去测试主要依靠卫星的射程跟踪与安全系统,最大限度地减少对地面雷达和靶场安全官员的需求。

  首型Smart平台自2009年1月开始研发,计划2010年10月从NASA的沃洛普斯飞行中心使用“猎犬-猎户座”(Terrier Orion )探空火箭进行首次发射。该任务的主要有效载荷是NASA的一个称为SubTec-4的技术演示验证有效载荷。

  埃斯佩尔称,尽管Smart的首飞是一次亚轨道任务,即有效载荷将短暂进入太空后返回地球,但该平台是为轨道任务设计的。首型Smart任务的成本总共大约50万美元,包括研制费用和24万美元的“猎犬-猎户座”火箭费用。NASA在过去8年已经投入1400万美元,用于Smart相关的技术创新。(中国航天工程咨询中心 王宜晓 许红英)




反对 0
举报 0
收藏 0
服务我国航天发射 风云四号地面接收系统投入使用
风云四号A星交付使用后,西昌卫星发射中心迅速建设并投入使用风云四号地面接收系统,提高了对强对流等天气的气象预报保障能力,确保了航天发射任务的圆满成功。我国新一代静止轨道气象卫星风云四号A星2016年从西昌卫星发射中心发射升空后,这个中心便开始对风云四号地面接收系统进行选址,先后考察了四川、海南两省的14个预选点,经过比对通信、环境、运用等多重因素,最后确定在西昌发射场建立风云四号地面接收系统。

0评论2018-08-10

李宗利已担任战支航天系统部副参谋长
据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官方网站消息,今年10月8日,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与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签署军民融合战略合作协议,战略支援部队航天系统部副司令员郝卫中、副参谋长李宗利、酒泉卫星发射中心主任张志芬,国防科工局总工程师田玉龙,航天科技集团集团公司党组书记、董事长雷凡培,党组成员、副总经理杨保华等出席签约仪式。

0评论2017-11-15

我国完成长征运载火箭发射252次 助力实现航天强国梦
日前,运载火箭系列总设计师、中国工程院院士龙乐豪在北京航空航天大学表示,我国长征运载火箭至今发射252次,将344个航天器送入预定轨道,具备了将实用航天器送入各种空间轨道的能力。龙乐豪院士是在2017年世界空间周期间举办的科普报告会上介绍相关信息的。该报告会由国家航天局主办、中国宇航学会承办,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协办。

0评论2017-1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