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开创人人皆可成才、人人尽展其才的生动局面”是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的一项明确要求。总参工程兵某设计研究所通过不断校正识才的视角、优化育才的环境、完善用才的机制,坚持人才是“第一资源”的理念,科技人才队伍建设和设计科研工作实现了“双丰收”。他们的经验表明,我们的人才观念越开放,我们的人才资源就会越丰富,我们的各项事业就会越发展。
翻开总参工程兵某设计研究所科研人员名册,阵容强大令人惊讶——中国工程院院士两名,技术三级专家6名,总参优秀中青年专家10名,国家一级注册建筑师、结构师43名。在科研工作中,他们大显身手,将130余项高等级科研成果,源源不断地运用到我军防护工程建设第一线。
春华秋实,硕果满枝。透过这些耀眼的成果,记者发现,该所党委加强科研人才队伍建设的新思路、新做法,是一道更加亮丽的风景。
眼光向“下”人才多——
用好“潜人才”更需特别重视
在该研究所,几年来先后涌现了几匹“黑马”——
刚刚分配到所里的工程师胡金生,还未摘掉肩上的学员牌,就被“点将”担纲主持某项重点课题。胡金生凭着“初生牛犊不怕虎”的闯劲,拼搏半年终获成功,项目获得军队科技进步一等奖,填补了我军防护工程建设上的一项空白。
为攻关某项重点课题,研究所为博士田志敏专门成立了某研究中心。前所未有的举措,激发了前所未有的热情。第二年,田博士一举摘得包括军队科技进步一等奖在内的多项大奖……
像胡金生、田志敏这样的“黑马”缘何可以脱颖而出?该所政委朱洪光的回答是:“所里实行的‘人才潜力评估机制’功不可没。”
近年来,针对信息技术和武器装备的快速发展,一大批防护工程急需项目先后投入研究。然而,几年前的一组统计数据却表明:所里几名专业领域带头人和老专家,平均每人肩负3.5项课题;其他科研人员,平均10人才“摊”得上一个重点项目。
鲜明的对比数据,给所领导带来深深的震撼。党委会上,朱政委郑重提出自己的观点:我们选人用人喜欢用那些已被大家公认的“显人才”,而如何发现和培养“潜人才”则是一个更需值得重视的课题。只有搭建起一支上下联动、结构合理的人才梯队,才能提升设计科研的整体水平,为防护工程建设提供可持续发展的动力。
经过多方论证,一套灵活的人才潜力评估机制在该所应运而生。他们抽调所内外专家组成评估组,重点从思维能力、创新能力、实际操作能力等几个方面,结合中青年科技干部各自的工作岗位和科研任务进行潜力评估,只要考核结果突出,不论年龄大小、学历高低、资历深浅,一律在科研课题分配上予以倾斜。在此基础上,他们还同步推行项目组长竞争上岗,每年组织年轻科技干部现场竞标课题项目。
“潜力评估+竞争上岗”,助推一批年轻科技干部竞相成才。最新的统计数据表明:该所80%的项目负责人,已由平均年龄35岁的年轻科技干部来担任。越来越多的后起之秀,正在防护工程设计科研领域担当重任、挑起大梁。
眼光向“内”人才多——
“人才雪球”越滚越大
2009年12月,该研究所承担某大型地下防护工程设计,却因通信指控专业设计图纸耽搁而“歇工”。情急之下,所党委决定向军内外单位“借智”,可是求援电话打了一个又一个,请柬也发了一张又一张,得到的回音却让人失望:“这方面的人才暂时没空,最早也得半年之后了。”
此时,工程师王雪娟刚刚参加全军通信指控专业培训回来,主动请缨承担这项任务。顶着重重质疑声,所党委让小王放手一搏。没想到她在有关专家的帮助下很快完成了设计任务,整体工程设计也按时有序地推进。
自己有人为啥“受制于人”?聘请“外援”的尴尬和王雪娟成功的范例,促使该所领导认识到:随着信息化浪潮扑面而来,一些紧俏专业人才各单位都缺,有几个也都视为“宝贝疙瘩”;开展军事科研,引进外援有时是必需的,但是一味地靠外援打硬仗绝非长久之计。
“打造高层次科技创新团队,必须首先立足于现有条件,立足于自身岗位。”所党委很快统一了思路,相继走出了“三步棋”:
添加“催化剂”。他们启动科技人才建设工程,建立完善优秀科技人才激励机制,设立所长奖励基金和青年科技基金。作出突出贡献的科研人员,优先晋级、立功、受奖,优先出国考察、参加学术交流。
铺设“快车道”。依据专业项目需求与清华大学、北京理工大学等地方高校联合培养博士,科技干部把博士论文和科研课题“合二为一”,既读了学位,又可收获科研成果,有效缩短了人才成长周期。
搭建“孵化器”。该所先后成立了“防护工程科研创新站”“建筑方案设计创新站”和“防护工程设计科研创新工作站”,吸收所内32名优秀科技干部进站工作,10余项重点设计科研课题先后被破解。
重视、重用身边人才,激活了军事科研一池春水,带来了人才建设崭新气象。近年来,所里先后有12名中青年科技干部入选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全军科技创新拔尖人才培养对象和总参优秀中青年专家库。过去,该所千方百计挖外援、引人才;如今,数十家军地单位纷纷抛来橄榄枝,仅今年就有16家单位提出智力支援或联合攻关的请求。
眼光向“前”人才多——
“创新尖兵”踏浪潮头
2010年12月,该所某新型防护设备系统相继获得军队科技进步二等奖和3项国家专利。说起这项成果,背后还有一段耐人寻味的故事。
几年前,一场信息化条件下工程防化演习中,随着“毒气弹”的爆炸,有害气体迅速蔓延,可防护门迟迟没有合拢。顷刻间,滚滚“毒气”涌入工程内部。导调组最终裁定:因防护门过于沉重,导致人员操作不便,致使密闭防护门未能及时关闭。
“如果防护门自身重量轻一点,是不是就会避免这一幕?”所里刘首、郝鲁波等几名工程师产生一个想法:“轻质高强复合材料是新兴前沿技术,如果制成防护门,不仅抗力极高,同时又为应急操作带来极大便利。”
几位年轻人经过不懈努力,连续突破3项技术瓶颈,首批成型的防护门重量减轻40%,抗力提高20%,为我军防护工程建设铸起了一道新型“盾牌”。
“刘首等同志的‘意外发现’,并非偶然,也非个案。”所长许正凤对记者说:“作为军事科研院所的科技人员,只有先设计好未来战场,才能设计好军事工程。”近年来,该所把服务战斗力作为人才建设的“第一导向”,积极营造创新向战场聚焦的浓厚氛围,实现了人才建设与战场需求的无缝对接和有机融合。
课题缺乏前瞻性决不立项,这是他们订下的一条“铁律”,所有的研究课题都要拿战斗力的尺子量一量“长短”,仅今年以来,他们就对在研的30余项课题进行复盘论证,果断砍掉了近30%的非前瞻性项目。
在学术争鸣中向科研高地冲锋。该所各个研究室坚持每月召开一次“诸葛亮会”,大家畅所欲言,集思广益。在第一研究室,仅针对精确制导武器破坏效应一个研究方向,就“碰撞”出了10余项重点研究课题。
“联合作战”打出科研重拳。该所以重大任务需求为牵引,对人才队伍进行优化组合,初步形成了涵盖不同层面、融合多种力量的一体化科研团队。集智攻关,喜讯传来:由他们承担的某重大课题研究取得历史性突破,目前已通过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评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