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好友 国防首页 频道列表

海军预见美军电磁脉冲弹出现 提前研制防护技术

2013-04-16科技日报

一艘几千吨的驱逐舰,上面的各种电台、雷达不下上百部,遑论未来将要装备的更大型的水面舰艇。如何让这些舰艇的“千里眼”“顺风耳”互不干扰而各司其职,如何精确地发现对手而不被敌方干扰而影响作战,“电磁兼容”这个概念应运而生,并成为各国海军竞相发展的核心竞争力。

可喜的是,历经20余年潜心发展,中国海军在电磁兼容领域迅速崛起并组建了一支从事电磁兼容研究的精干团队——海军装备研究院某所电磁兼容创新团队。正是通过他们的工作,中国的海上力量才成为纵横“陆、海、空、天、电磁”五维战场的主力军。

全军领先的标准制定者

上世纪90年代,我军当时的水面主战舰艇,随着功能的逐渐丰富,雷达、通讯、导航指挥等大批用频设备带来了较为严重的电磁兼容问题。在此背景下,中国海军在某研究所成立了电磁兼容研究检测中心。

此时,刚刚从东南大学毕业学习无线电结构专业的该所副所长汤仕平,也在导师的引荐下,走进这个中心。

“电磁波看不见、摸不着,海军装备的电磁环境又极为复杂,因此现代舰艇不但要考虑电磁兼容,更是要在设计之初就要从顶层考虑,需要在海军中建立舰船电磁兼容性标准体系,制定电磁兼容要求和试验方法标准。”汤仕平说。

从那时起,汤仕平和他的同事一起,从不同型号电磁兼容研究入手,研制出国内首套电磁兼容机动检测系统和电磁敏感度综合测试系统,进而为全舰水平的电磁兼容工作开展打下了技术基础。正是在大量设备、系统、总体不同级别电磁兼容测试中积累的丰富数据和经验,汤仕平和他的团队能够在国内首次建立并形成舰船电磁兼容试验评估技术体系和相关标准规范。

在汤仕平的带领下,实验室的研究人员走访工业部门,深入基层部队,对多种型号舰艇及大量机载、舰载装备进行电磁兼容测试,不断更新标准规范的内容,添加各种新装备的电磁兼容标准,使海军的电磁兼容研究理念紧跟世界最先进水平。

如今,汤仕平自豪地说:“目前,像我们团队电磁兼容实验室这样拥有完备电磁兼容检验技术的科研机构,在我军还是第一家。”

打造核心精干团队

大型投影屏幕上,一艘大型驱逐舰的精确三维立体模型展现在笔者面前。随着实验人员将相关参数输入计算机,一个在不同工作频率上舰面电磁辐射源对舰艇的影响范围,通过动态形式直观展现在人们面前。这种将看不见摸不着的电磁兼容“可视化”研究是团队计算机仿真的最新成果。

如今,一个个直观的可视化电磁波源场景,为设计人员分析舰艇电磁干扰、舰机界面电磁干扰、飞行甲板微波电磁环境,作战编队电磁兼容提供了珍贵的理论数据,对提升我军海军装备水平产生了重大意义。

很多人可能想不到的是,承担海军电磁兼容研究的,竟然是一支仅有十几人的精干团队。

汤仕平说:“我们注重传帮带,在科研任务中锤炼人才,以‘小核心、大外围’的形式,用最精干的队伍解决海军装备复杂、繁重的电磁兼容课题。”

所党委把人才培养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始终贯彻“用任务来带队伍”的主导思想。让年轻人挑大梁,给年轻干部压担子。在课题组长的设置、科研任务的分配上,哪里有任务,哪里就会有年轻科技干部的身影。在这过程中,年轻科技干部的工作能力得到了锻炼、得到了培养、得到了提高。只有具备了充满活力与进取精神的核心团队,团队才能以更为开放的姿态,打造外围科研力量,满足海军未来装备发展的迫切要求。

该所政委饶军介绍说,研究室近年来一方面与国防科技大学、上海交大等大学研究机构合作,利用外部智力对电磁兼容相关领域进行联合攻关,另外还不断邀请院士、行业学术带头人和知名专家学者到研究室授课指导,有效利用行业技术力量和设备资源,承担部分电磁兼容检测任务,联合地方专家对重大电磁兼容测试任务进行指导,构建起“小核心、大外围”的发展模式,为海军电磁兼容研究的继往开来奠定基础。

瞄准未来电磁挑战

未来团队向哪个方向发展?该所所长吴睿锋心中早有打算,“未来海上作战必然处于复杂电磁环境中,这不但指舰艇、编队、飞机复杂辐射源的电磁兼容性,还包括复杂武器平台对我舰上人员的电磁辐射安全问题,而且还要考虑到对手可能对我施加的外部电磁环境,包括电子干扰和电磁脉冲打击。因此,电磁兼容团队要向电磁环境效应研究方向转变。”

笔者了解到,这个团队早就已经开始针对某型雷达对甲板电磁辐射安全与防护开始了相关研究与验证试验,提出雷达对作业人员电磁辐射暴露环境评估方法,开展雷达对作业人员电磁辐射环境实船测试结果评估分析,提出了典型位置人员作业允许暴露时间。

2012 年末,美国波音公司对外公布了一种新概念电磁脉冲导弹,可以对指挥控制系统的计算机和相关电子设备实施定向微波攻击。而早在数年前,这个团队就已预见到了这种电磁脉冲武器可能对我海军装备带来的影响,对提高海军舰船总体电磁脉冲防护能力,提高舰船上的人员及军械安全性,使舰船能充分发挥其作战效能,完善我海军舰船电磁兼容性能起到了重要作用。

世界新军事变革潮流汹涌,前进步伐不会等待落后。我们有理由相信,中国军队科技人员在这个无形战场上精心打磨的一面“中华神盾”,必将震撼世界!

反对 0
举报 0
收藏 0
东部战区海军航空兵某旅:“体系对抗”磨炼海天雄鹰
炎炎夏日,一场持续36个小时的多机型体系对抗演练在东海某空域上演。预警机升空不久,就发现设伏的“敌”防空火力。很快,战斗在视距之外打响。依据实时指控信息,东部战区海军航空兵某旅飞行员付阳带领僚机超低空隐蔽突防,继续飞向预定空域。此时预警信息又至,“敌机”高速袭来……从昼入夜,双方在预警机指挥引导下展开激烈角逐。

0评论2020-06-22

南部战区海军航空兵某旅提升新飞行员能力素质
夏日炎炎,海南某空域,南部战区海军航空兵某旅按计划开展飞行训练。一架战机突发“故障”,新飞行员赵小红采取一系列紧急操作,从容不迫处置突发特情并安全返航。该旅领导告诉记者,此次特情处置是他们探索培养新飞行员特情处置能力的一个缩影。

0评论2020-06-22

海军聚焦转型备战推进主题教育走深走实
损害管制演练、海图标绘比武……连日来,山东舰紧前推进年度各项训练任务,为尽快形成作战能力、融入作战体系积极练兵备战。“传承红色基因、担当强军重任”主题教育开展以来,海军聚焦转型建设和练兵备战,按照“以教育促进任务完成,用任务检验教育成效”的思路,扎实推进教育走深走实,为全面建成世界一流海军凝聚意志力量。

0评论2020-06-01

海军航空兵某旅组织下半夜飞行训练上演低空突击
超低空突防、强电磁干扰……星光下,数架战机从浪尖上呼啸而过,向目标发起进攻。暮春时节,海军航空兵某旅新年度首次下半夜飞行训练在实战化背景下展开。记者通过塔台指挥系统看到,战机升空不久便迅速完成战术集结,并在入海点下降飞行高度,超低空隐蔽接近“敌”雷达阵地。

0评论2020-05-15

海军某基地张东俊:把实验当打仗,向科技创新要战斗力
几年前,张东俊牵头的部门主要担负舰艇装备试验、验收训练等任务,是装备交付部队的最后一道关口。随着实战化训练不断深入,单纯的质量验收“卡指标”,已不能满足部队的实战化需求。张东俊主动提出:“舰艇验收不能仅盯着各种实验手册的性能指标,更要最大限度对接未来战场。”

0评论2020-05-15

海军某总站借助网络平台创新组训模式
前不久,海军某总站组织自主攻防对抗训练,与以往不同的是,评估组的远程点评伴随训练同步展开。借助试验指挥专网,评估组人员在线点评,及时指出职手的操作问题,并提出改进建议,助推部队实战化训练水平提升。

0评论2020-05-08

海军舰载航空兵某部开展“传承英模精神、锻造英雄团队”活动
“请放心,您未竟的事业由我们来继承,我们将沿着英雄的航迹,挺钢铁脊梁,铸海空利剑,在建设世界一流海军的壮丽征程中,书写新的辉煌!”4月27日上午,海军舰载航空兵某部全体官兵的誓言响彻海天。4年前的这一天,年仅29岁的舰载战斗机飞行员张超,在驾驶歼-15进行陆基模拟着舰训练时,因飞机突发故障,不幸壮烈牺牲。

0评论2020-05-07

海军加强新型作战力量建设持续推进转型
辽宁舰航母编队跨区机动至南海海域开展“背靠背”综合攻防对抗演练,南昌舰在青岛外海进行主炮对海射击等实战化训练,首艘国产航母山东舰在大连组织港岸训练……在人民海军成立71周年之际,海军新型作战力量活跃在万里海疆的演兵场。

0评论2020-04-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