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火星大气与挥发演化(MAVEN)”探测器18日发射升空,它将以前所未有的精度研究火星的上层大气,以帮助科学家揭开火星大气层变得稀薄之谜。
美国航天局电视直播画面显示,美国东部时间18日13时28分(北京时间19日2时28分),在一片浓烟之中,“火星大气与挥发演化”探测器搭乘“宇宙神V型”火箭,从佛罗里达州卡纳维拉尔角空军基地冲天而起,开始前往火星的旅程。
美国航天局在官方推特账户上说,这是“完美的一天、完美的发射”,“加油,MAVEN!火星,我们来了!”现场观看发射的美国航天局局长查尔斯·博尔登说,这次成功的发射表明美国航天局可以胜任“类似把人类送上火星这样更伟大的工作”。
如果一切顺利,探测器将于2014年9月22日抵达火星轨道,比本月初印度发射的“曼加里安”号火星探测器还要早两天到达。
“火星大气与挥发演化”探测器重2.45吨,大小类似于一辆公交车,上面携带8件探测仪器,整个项目花费超过6.7亿美元。
科学家认为,40亿年前的火星曾拥有浓密的大气层,且表面存在大量液态水。今天的火星大气却十分稀薄,密度也只有地球大气的1%,表面的液态水已消失。然而,这之间的过渡过程却一直是个谜。“火星大气与挥发演化”探测器将通过调查此前从未触及的火星上层大气,研究火星大气的逃逸过程,帮助科学家解答火星为什么会从曾适合微生物生存的行星变成沙漠世界。
据美国航天局介绍,“火星大气与挥发演化”探测器主要任务期为期1年。在此期间,它将在火星上空150公里至6100公里的不同高度进行观测,并执行5次俯冲至125公里高度的任务,125公里是火星上层大气的最下边界。
目前,绕火星轨道上仍在工作的探测器共有3个,分别是美国的“奥德赛”与“火星勘测轨道飞行器”以及欧洲航天局的“火星快车”。
服务我国航天发射 风云四号地面接收系统投入使用
风云四号A星交付使用后,西昌卫星发射中心迅速建设并投入使用风云四号地面接收系统,提高了对强对流等天气的气象预报保障能力,确保了航天发射任务的圆满成功。我国新一代静止轨道气象卫星风云四号A星2016年从西昌卫星发射中心发射升空后,这个中心便开始对风云四号地面接收系统进行选址,先后考察了四川、海南两省的14个预选点,经过比对通信、环境、运用等多重因素,最后确定在西昌发射场建立风云四号地面接收系统。
0评论2018-08-10

- 高景一号03、04星升空 2018首发成功
0评论2018-01-11

- 第二架C919大型客机完成首次飞行
0评论2017-12-19

- 我国成功发射阿尔及利亚一号通信卫星
0评论2017-12-11

- 中国军工走向世界!山鹰教练机交付非洲用户
0评论2017-11-10
我国完成长征运载火箭发射252次 助力实现航天强国梦
日前,运载火箭系列总设计师、中国工程院院士龙乐豪在北京航空航天大学表示,我国长征运载火箭至今发射252次,将344个航天器送入预定轨道,具备了将实用航天器送入各种空间轨道的能力。龙乐豪院士是在2017年世界空间周期间举办的科普报告会上介绍相关信息的。该报告会由国家航天局主办、中国宇航学会承办,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协办。
0评论2017-10-12

- “中国天眼”发现脉冲星 实现我国该领域“零的突破”
0评论2017-10-12

- 我国成功发射委内瑞拉遥感卫星二号
0评论2017-10-10
西安卫星测控中心紧盯核心技术攻关不断提升测控能力
国庆节前夕,距离成功抢救“中星9A”卫星任务已经两个月了,西安卫星测控中心的科技人员丝毫没有放慢科研攻关的脚步,仍然在夜以继日的鏖战。在习主席“7·26”重要讲话精神的激励下,该中心全体科技人员斗志昂扬、信心百倍,决心以更为重大的创新突破迎接党的十九大胜利召开。
0评论2017-10-09
我国成功发射遥感三十号01组卫星
2017年9月29日12时21分,我国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二号丙运载火箭,成功将遥感三十号01组卫星发射升空,卫星顺利进入预定轨道,任务获得圆满成功。遥感三十号卫星采用多星组网模式,主要用于开展电磁环境探测及相关技术试验。自卫星8月21日进场以来,西昌卫星发射中心围绕组织管理、指挥操作、设施设备、试验文书等进行全面复查,严格质量评审,扩大产品测试覆盖项目,实现了务求必成、绝对成功的任务目标。
0评论2017-09-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