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好友 新闻首页 频道列表

蚌埠市获批国家新型工业化军民融合产业示范基地

2018-03-06安徽网

日前,工信部公布了第八批国家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名单,蚌埠市以禹会区为承载区获批国家新型工业化军民融合产业示范基地。

国家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是工信部为加快推进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进程而推出的以主导产业特色鲜明、发展水平和规模效益居行业领先地位,在协同创新、集群集约、智能融合、绿色安全等方面走在全国前列的产业集聚集群区,它涵盖了装备制造业、原材料工业、消费品工业、电子信息产业、软件和信息服务业、军民融合等主要工业领域。

蚌埠市能够以禹会区为承载区获批国家新型工业化军民融合产业示范基地,与市委市政府长期高度重视发展军民融合产业密不可分。近年来,全市上下坚持以军民融合发展为主线,全力推进以电子信息、装备制造、新材料等为重点的军民融合产业发展,市委、市政府先后出台了《蚌埠市推动军民融合深度发展改革意见》等一系列支持政策,与驻蚌军事院校、科研院所在推进人才培训、双拥共建等方面开展合作,全市累计投入军民融合发展支持资金超过12亿元,军民融合产业以20%以上的年均增速发展。去年全市军民融合产业完成工业产值380亿元,同比增长15%,实现工业增加值83.6亿元,同比增长24.3%,军民融合产业已经成为蚌埠工业发展新的增长极。近年来,蚌埠市先后完成军民融合类国家项目1000余项,获得重大技术成果15项,有效专利169项,实用专利379项,各类研发平台以及企业技术中心为皖北地区乃至淮河流域工业发展提供特色服务。

目前,全市共有7家军工企业、61家军民融合企业。其中,中电科40/41所、安徽方圆机电股份有限公司、安瑞科(蚌埠)压缩机有限公司等40余家军民融合企业都集聚在禹会区行政范围内,同时,陆军装甲兵学院、蚌埠海军士官学校等驻蚌军事院校也大多位于禹会区,这些都为以禹会区为承载区创建国家新型工业化军民融合产业示范基地奠定了基础,禹会区以军民融合发展为主线,民营企业积极参军生产、军工企业转民生产的军民融合产业发展氛围已经形成。

“下一步,我们将围绕禹会区老工业基地改造,以老工业区转型升级为出发点,着力培育一批特色产业,进一步促进军民融合双向互转,力争把国家新型工业化军民融合产业示范基地打造成为全省军民融合深度发展排头兵、淮河流域军民融合发展样板。”市经信委相关负责人说。蚌埠市将以此为契机,依托中电科40/41所的射频继电器、功率监测测试仪器、中国兵器214所的MEMS微机电集成电路等产品,继续为“神舟”飞船、“长征”系列火箭、“探月”等国家重点工程服务,并在建设禹会区国家新型工业化军民融合产业示范基地的同时,强力打造具有蚌埠特色的军民融合产业发展布局,推动蚌埠形成全要素、多领域、高效益的军民融合深度发展格局。

收藏
评论
立足永州 打造中国南方重要军民融合产业基地
5月24日,永州市召开军民融合发展委员会第一次全体会议,确定要立足永州本土基础和资源优势,推动与保利集团深度合作,使之成为建设湘南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的标志性重大项目,努力打造中国南方重要的军民融合产业基地。

0评论2019-06-10

军民融合产业效应初现:西安高新区涉军企业营收超1200亿
西安高新区是中国重要的高新技术产业基地和国防科技工业密集区域,经过近三十年的发展,基本形成了航空、航天、电子、兵器、船舶、核等行业门类齐全的军工板块,涌现出无人系统、高端探测、大数据、新材料、新能源、商业航天、生物医药、3D打印,检验检测等新兴产业门类。

0评论2019-05-15

下海、抢滩、隐身 首款水陆两栖无人艇“军民融合造”
日前,由民营企业青岛无疆技术有限公司与国有大型现代化综合性军工企业中船重工武船集团模块公司自主研发制造的全球首款水陆两栖智能无人防务快艇“海蜥蜴”正式交付使用。“海蜥蜴”顺利通过了密性试验、路基试验、系泊试验、倾斜试验和航行试验等5大类28个子项技战术试验项目。“海蜥蜴”是我国面向未来战场和国际客户需求研发的高端智能海洋防务装备,标志着我国智能海洋防务装备科研水平迈入了世界先进水平。

0评论2019-05-06

沙坪坝:发挥区域优势找准新时代军民融合契合点
沙坪坝,一座军工之城、科技之城、红色之城。如何借助这一特殊优势,找准军民融合式发展的契合点?区双拥办相关负责人表示,我区在持续推进双拥工作中,将聚焦国防建设需要和产业发展重点,组织实施科技重大项目,加强军地双方协同创新,开展关键技术和共性技术攻关。

0评论2019-04-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