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今年6月25日,由舰艇军医为骨干组建的码头医疗点,在东海舰队某快艇支队驻地正式开诊。
过去,舰艇官兵生病,病情稍重,舰艇军医就束手无策,有时打个吊瓶,也要跑几十公里路到地方医院去;如今,舰艇军医上岸,集中建起医疗点,医疗设备和看病水平都像个“医院”的样子,官兵走上码头,就能方便就诊。
该快艇支队首创海军舰艇军医队伍“上岸集中管理、出海灵活使用”的医疗保障新模式,有效解决了舰艇医疗保障水平低、官兵看病难的问题。这一探索在全军基层干部计划管理会议上受到赞赏。
这个支队的艇船都是编制营级以下的小型舰艇,每艘艇配备1名军医。由于艇上空间狭小,舰艇军医没有专门的工作舱室,开展医疗活动时,只能把不到1平方米的会议桌当作工作台;医疗器械和药品配备也非常有限,只能看看头疼脑热的小病;官兵病情稍重,就要辗转到几十公里外的医院求医,既不方便,也给部队管理带来麻烦。
舰艇医疗保障能力弱,舰艇军医也长期难有“长进”。他们平时只能接触些小病小恙,医书读得再多也用不上,专业面临荒废,逐渐不会看病,有些病会看也治不了。时间长了,军医成了艇上的“闲人”。
2 “医患双方”对舰艇医疗保障能力弱、官兵看病难的问题反映强烈。在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中,支队领导和后勤部门不再墨守成规。他们经过反复调研论证,打破几十年来舰艇军医住在艇上、分散管理的模式,开创舰艇军医上岸集中居住、管理和会诊的新模式。
支队以舰艇大队为单位,让所有艇上的军医全部上岸,在军港码头建立起集中学习、工作和生活的舰艇医疗点。艇上不再设军医岗位,军医平时在医疗点坐诊。舰艇靠岸期间,官兵有病到医疗点就诊。出海时,由医疗点派出军医随艇保障。
支队加大各方面投入,同时积极协调上级业务部门,添置B超、心电图机、多功能理疗仪、脊椎康复牵引床等医疗设备,将码头医疗点打造成具有团级卫生保障能力的医疗门诊,并按照医院模式进行建设和管理,制定和完善了《舰艇军医集中管理、分散使用实施细则》、《处方管理规定》、《医疗点值班医师职责》等医疗规章制度。
记者日前来到某码头医疗点,就像走进了一座小型医院:门诊室、注射室、处置室、理疗室、药房一应俱全,还有10张床位。病房里装有液晶电视、空调。几名患病水兵正在住院治疗。
3 该支队支队长郭玉军说:“军医上岸统一管理,这只是第一步,如何提高医疗点的业务水平更重要。”支队专门制定了一套军医培养方案,构建了“舰艇岗位锻炼、代职进修培训、业务交流提升”的循环培养模式,分期分批安排舰艇军医到各大医院、医科大学临床培训、代职进修、观摩见学,帮助他们不断丰富临床经验、提升业务水平。近3年间,支队所有舰艇军医全部轮训了一遍,75%的舰艇军医实现了学历升级。2005年毕业于第二军医大学的崔威,在导弹护卫艇上当军医时,只能开点感冒药、治点皮外伤,甚至没动手打过吊瓶,专业几近荒废。上岸集中到医疗点后,他有机会到第四军医大学和福州总医院进修,积累了内科、外科、骨科等8个科室的临床经验,能施行10多种手术,已诊治300多例病人,被任命为医疗点副所长。
舰艇军医上岸集中后,学习专业条件大为改善。医疗点加强业务交流,坚持以老带新、发挥技术骨干带动作用,开展集体研判病例、医疗课题攻关等活动,促进了舰艇军医业务水平的提高。
新模式也提高了战时舰艇医疗保障能力。舰艇出海训练和执行战备任务时,各医疗点对军医统一调配使用,按照战备需要为随艇军医配备医疗设备和药品;遇有重大任务,每艘艇还可以加强配备2名以上军医随艇保障。他们还轮流安排舰艇军医随艇参加重大演习演练、战备巡逻等任务,让他们在实战中积累经验,提高海上和战时卫勤保障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