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好友 国防首页 频道列表

新使命、新天路、新环境——专家详解神舟九号飞船

2012-06-15新华社

  神舟九号飞船即将搭载3名航天员开始巡天之旅,这也是我国第一艘肩负载人交会对接任务的飞船。作为神舟飞船家族的新成员,神九有哪些新特点?承担着什么样的使命?面临着怎样的考验?专家为我们一一作出解答。

  新使命:手控交会对接充满挑战

  神舟八号与天宫一号浪漫的太空之舞实现了中国首次自动交会对接。这一次,神九飞船将实现与天宫一号目标飞行器的手控交会对接。

  既然以自动方式可以顺利完成飞行器的太空对接,为什么还要让神九进行手控对接?载人航天工程总设计师周建平说,从世界载人航天的发展来看,交会对接应该涵盖自动和人工两个方面,二者互为备份,缺一不可。只有自动和人工技术都得到验证,才是实现了完整的交会对接。

  从世界范围看,世界各国交会对接情况各有千秋。美国航天飞机的交会对接主要是手控,自动是备份。而前苏联飞船的交会对接则以自动为主,手控作为备份。

  人的灵活反应和主观能动性,也给太空中的复杂动作增加了安全系数。自动对接是一种程序控制,响应迅速、控制精准,但是,一旦出现策略方案外的情况,自动系统就显得“无能为力”。“在处置意外状况的时候,人脑比电脑更可靠。”飞船系统总指挥何宇说。

  与自动交会对接一样,手控交会对接同样面临风险。高速运动的两个飞行器要通过精准控制实现接触,地面又无法进行一比一的模拟验证。而手控交会对接要求一次成功,“一旦发生碰撞造成对接机构受损,就意味着天宫一号无法再次进行对接。”何宇说。

  对接机构,是我国目前为止最复杂的空间机构,难度大可靠性要求高。经过神八飞行验证,方案和产品可靠性都能够满足任务要求。神九和天宫一号将进一步验证国产对接机构的可靠性和安全性。

  新天路:天地往返完整成型

  神九飞船驶入太空与天宫一号进行交会对接后,航天员将第一次把脚印留在“天宫”。

  航天员既是短暂的访客,也是驻留天宫的“主人”。他们将进行天宫与神舟之间的物品转移,还要进行空间医学实验,验证组合体的管理。

  “这个过程的实现,将意味着我们具备向在轨运行航天器进行人员运送和物资补给的完整能力。这将是中国载人航天史上具有重大意义的一步。”周建平说。

  从神舟一号到神舟七号,中国人实现了把人送入太空的梦想,但当时的飞船还不能算作天地往返的运输工具。神舟八号实现了飞船与在轨运行航天器的交会对接,真正成为运输工具。而神舟九号将通过自动、手动两种交会对接方式,把人送入空间实验室,这,是对飞船作为天地往返运输工具的功能的进一步验证。

  从天地之间的往返到飞船与目标飞行器之间的穿梭,神舟九号在茫茫太空中铺就了一条更远更宽阔的路。这条路的那头,连着中国在一个全新平台上走近科学的梦想。

  航天员从神舟九号飞船迈向天宫一号目标飞行器的每一步,都充满着未知的喜悦,也面临着风险。

  “两个飞行器对接之前,天宫一号与神舟九号的轨道舱的压力不同,要保证航天员的生命安全,就要在对接前调整好压力,保证两舱压力相同。”何宇说,为了保证万无一失,航天员在打开通往天宫的舱门前,还要打开舱门上压力平衡机构的阀门,平衡两舱压力差。

  新环境:乘坐越来越舒适

  从神舟一号到神舟九号,中国航天人以建造成熟的天地往返载人飞船为目标,对载人飞船进行着持续的完善与改进,与前八艘飞船相比,神舟九号性能更稳定,可靠性更高。

  飞船系统副总师李卫介绍说,神舟系列飞船经历了两个阶段。从神舟一号到神舟七号突破和掌握了载人飞行和出舱活动技术后,第二阶段研制目标是使神舟八号、九号、十号突破和掌握交会对接技术,并通过再设计和再优化,使得飞船功能、性能更稳定、更可靠。

  基本技术状态一致的神八、神九、神十,与之前飞船相比,仍为轨道舱、返回舱和推进舱三舱构型,重量与外形尺寸与之前相当,主要变化是配备了交会对接相关设备,如对接机构、交会对接敏感器等。为了进行交会对接,飞船的轨道舱增加了前舱门,航天员可以打开舱门进入天宫一号目标飞行器。

  被称为“改进型”飞船的神舟八号、九号、十号,进行数据管理和控制的计算机功能更强大,太阳能帆板发电效率更高,回收舱进行了可靠性和安全性的再设计,以进一步确保航天员返回安全。

  飞船内部的环境设计也更为人性化,更宜人。轨道舱、返回舱为航天员留出了更多的活动空间,内部布局、装饰、标识以及便于航天员使用的助力装置更整齐、更规范。

  仪表与照明也进行了改进:以前采用白炽灯照明的飞船,现在改为更省电量、光照水平更好的LED照明灯,光源的布局上也更均匀、更合理。返回舱的仪表既能实时显示图像,还能实现图像与计算机数据的叠加。“所有改进,都是为了让航天员更安全、更舒适。”李卫说。

反对 0
举报 0
收藏 0
常万全:确保首次载人交会对接任务圆满成功
总装党委今天召开专题会议,深入学习领会胡主席在神舟九号发射成功后发来的贺电和中央、军委领导同志指示精神。中央军委委员、载人航天工程总指挥、总装备部部长常万全强调,要坚持以胡主席重要指示精神为根本遵循,确保首次载人交会对接任务圆满成功。

0评论2012-06-20

神九飞船今日下午将与天宫一号交会对接
北京时间今天(18日)下午,天宫一号终于将等到神舟九号飞船。自从213天前与神舟八号飞船分别,天宫一号已经独自绕地球运行了3000多圈。

0评论2012-06-18

中国神九发射受到世界瞩目
神舟九号飞船16日成功发射,受到国际社会高度关注。

0评论2012-06-18

胡锦涛勉励航天工作人员精心操作再创辉煌
胡锦涛总书记在贺电中勉励全体参研参试人员,继续发扬载人航天精神,精心做好各项后续工作,奋力夺取首次载人交会对接任务全面胜利,为推进我国载人航天事业发展再立新功

0评论2012-06-18

外媒高度评价神九升空称匹配中国政军影响力
将与天宫一号目标飞行器对接的神舟九号载人飞船目前已成功升空并进入轨道。多家西方主流媒体对发射的过程及后期任务进行了详细的报道,并对神九及中国的太空计划给予了高度的评价。

0评论2012-06-18

胡锦涛发贺电祝贺神舟九号飞船发射成功
神舟九号飞船已于2012年6月16日18时37分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发射,实施首次载人空间交会对接任务,飞行乘组由男航天员景海鹏、刘旺和女航天员刘洋组成,景海鹏担任指令长。

0评论2012-06-18

新使命、新天路、新环境——专家详解神舟九号飞船
神舟九号飞船即将搭载3名航天员开始巡天之旅,这也是我国第一艘肩负载人交会对接任务的飞船。作为神舟飞船家族的新成员,神九有哪些新特点?承担着什么样的使命?面临着怎样的考验?专家为我们一一作出解答。

0评论2012-06-15

神舟九号任务进行最后一次全区联合演练
执行天宫一号与神舟九号载人交会对接任务的各大系统今天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进行联合演练,最后一次验证了各大系统的工作状态。

0评论2012-06-15

新一代数值天气预报系统服务神舟九号任务
笔者今天从总参气象水文空间天气总站了解到,我国自主研发的新一代数值天气预报系统,将服务于神舟九号飞船发射和回收任务。这也是新一代数值天气预报系统首次服务于载人航天工程。

0评论2012-06-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