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弹腾飞,离不开为导弹筑巢的人。筑巢之路,离不开为之设计的人。
寒冬时节,一座座地下龙宫深处,导弹官兵枕戈待旦。京城一隅,深夜灯光下,第二炮兵某工程设计研究所的科研人员正埋头攻关……
近年来,该所紧盯战场需求,创新成果“井喷”,使导弹阵地生存防护等实现历史性突破。该所所长田庆龙告诉记者,这一成绩的取得,得益于他们对人才队伍的科学培养和使用。
抬高奖励“横杆”激发创新活力
数年前,该研究所设立创新奖励基金,先后评出各类创新奖项百余个。
这一举措让创新者有舞台、有地位、得实惠。可是,连年实施大范围奖励,导致创新门槛降低,机关干部照顾奖、保障人员平衡奖、劳苦人士安慰奖渐渐成了“潜规则奖”。
平衡照顾,你有我有,创新奖励成安慰,这严重挫伤了一线科技干部的热情。为此,该所完善创新工作评估办法和奖惩细则,严禁党委领导和机关干部在非全程参与或重大贡献创新项目上挂名“搭车”;严格控制奖项规模,数量减少70%;纪委全程参与监督,评选结果在网上公示;参评及获奖等次高低,取决于原始创新点多少和转化效益多大等硬“门槛”。
坚守“门槛”,让“好的吃香弱的发慌”。2013年年底,该所年度创新先进个人由原来的64个减少到12个,获奖人员全部来自勘察设计科研一线,两个特等奖首次同时空缺。
有竞争才有压力。如今,该所人才创新活力迸发,先后有10人入选第二炮兵导弹专家,100多人次享受军队优秀专业技术人才岗位津贴。前不久,该所国防工程生存防护设计研究创新团队获“全国专业技术人才先进集体”荣誉称号。
为年轻人创造“发光”机会
定错一个点,白干好几年;画错一条线,损失上千万——这是工程设计行业的一句“行话”。
以前,该所老专家平时评价年轻同志“能力不错”,但真正“放手让他们大胆干”,却显得尤为谨慎。
年轻人分到该所,大多负责装装软件、跑跑勤杂,眼巴巴看着科研任务自己却上不了阵。
某研究室主任潘玉龙荣膺第二炮兵“十大砺剑尖兵”。回忆成长经历,他说,特别感激时任室主任王学进,自己刚来他就大胆“压担子”。
来所第2年,潘玉龙获得军队科技进步二等奖。第3年,他再次获得军队科技进步二等奖。
潘玉龙的快速成长让所党委认识到:科研创新需要年轻人的朝气和锐气,人才使用上要多支持和鼓励年轻人,让能干者“铆足劲”脱颖而出。
随后,刚满33岁的潘玉龙被破格提拔为研究室主任。走马上任,他不负众望,带领全室人员担纲完成的“便携式伪装效果检测仪”填补了军内空白。
打破论资排辈,不拘一格选拔人才。如今,该所一大批年轻科技干部参与大型工程攻关,唱主角、挑大梁。年轻科研骨干吴红晓、郭远非先后有6项科研成果获军队科技进步奖,5项申报国防发明专利。
让创新变个体行为为团队协作
“敲锣卖糖各干一行”,不涉及本领域研究,便不愿越雷池一步。不介入他人课题,曾是该所科研人员心照不宣的“行规”。
该所党委决定摘掉这顶“紧箍咒”——任何科研成果都不属于单个技术的终结,而是多领域多专业的交汇融合,是“众人划桨开大船”。
据该所领导介绍,目前在该所多个科研创新团队中,既有老马识途的带头人,又有中流砥柱的中年骨干,还有朝气蓬勃的潜力苗子,形成了一个生机勃勃的战斗集体。“不同类型、不同层次人才优化组合,必然会产生强大的集体创造力。”
为最大程度激发个体的创造性思维,实现快出多出成果,他们优化人才资源组合,让创新变个体行为为团队协作。工程师张永利从清华大学博士毕业后,提出在国防工程设计和建设中应用最先进的建筑工程信息化手段的想法。所里立即抽调相关专业骨干人才组建课题团队,由他担任项目负责人,集智攻关。
如今,该所人人有科研项目。一些技术骨干,既是某课题的负责人,又是另一个课题的参与者。设计某国防工程时,年轻的工程师操静滨、张宏等加入团队不到1年,就针对项目提出10余项合理化建议,节省投资数千万元,并获得国家勘察设计金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