载人航天工程是一个庞大的系统,涉及技术、保障、管理、器件等诸多方面。在这个庞大的系统中,质量永远是第一位的,是重中之重。神舟九号首次载人交会对接任务中,产品质量更是高于一切。毫不夸张地说,关注质量,就是关注航天员生命安全。
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牢固树立了质量意识。在日常的科研生产过程中,不容许一丁点“可能”、“应该”、“或许”等词句出现。每一道工序、每一次试验、每一组数据都严格把关。研制人员和生产加工人员都要求严上加严、细上加细,以确保整个研制流程的万无一失。
在神舟九号激光雷达的研制过程中,项目组特别强调“一切为载人,全力保成功”的观念,大力倡导“零缺陷”的工作理念和严慎细实的工作作风,坚持安全至上,质量第一,实施以提高产品安全性、可靠性为中心的全面质量管理。
正是这种强烈的质量意识,使得项目组成员不放过任何疑点和异常情况。得益于交会对接激光雷达的生产经验,交会对接激光雷达从元器件齐套到所有验收级试验结束,进展非常顺利。可就在产品完成所有验收级试验即将交付前夕,2011年5月,设计师在进行试验数据重复判读过程中,发现当激光雷达使用某一路激光器时,整机的回波能量存在波动较大的现象,虽然精度满足指标要求,但与以前产品有所不同。如果就此将产品交付总体,技术指标亦满足任务书要求,但存在未知风险;如果上报技术总体,势必将影响产品交付进度,也意味着前两个月的辛苦付出前功尽弃。设计师系统为此对海量数据进行分析,并同以前产品试验数据比对。通过召开专题会议进行认真细致的技术讨论,最终认为:神舟九号上的交会对接激光雷达是要进行首次载人交会对接任务的,本着对产品质量负责,对航天员生命安全负责的态度,及时向技术总体汇报,交会对接激光雷达推迟交付,同时做好技术归零工作准备。
在同总体单位汇报沟通的时间里,机加车间、特种工艺、电装车间相关人员随时待命。当与总体单位领导、专家汇报并研讨后,决定开盖检查,并对疑似故障器件拆下进行失效分析。此时,已是深夜时分。接到北京的开盖通知后,操作人员不顾工作一天的劳累,立即投入到紧张的工作中去。由于产品已经是交付状态,设备已经粘胶、固封,拆卸的过程困难重重。操作人员严格按照拆装工艺,有序开展了拧螺钉、除螺纹胶、保护线缆、防止多余物等操作。待到将涂覆胶一点点清除、清洗完毕,天已开始蒙蒙发亮了。电装师傅一夜劳顿,但却抖擞精神,麻利地开始焊除器件……
对常人而言,这是一个平常的夜晚,可对于中国电科从事交会对接激光雷达的同志们而言,这是一个不平常而又平常的夜晚,不平常在于这是在实现为人类几千年梦想的伟大事业做保障,平常在于这也只是他们诸多加班熬夜的一个缩影……
在本次质量归零过程中,由于有举一反三的工作,不能影响执行首次交会对接任务的时间表,项目组压力空前。在压力面前,项目组没有退缩,相反积极组织精兵强将成立了工作组,以攻克该问题。由于涉及到的器件为国内首次使用,大家对其特性了解少,仍然处于再认识阶段。那段时间,大家在一起唯一的话题就是讨论怎么做实验验证,如何排除一个个疑似问题。中国电科加强顶层策划,积极协调和调度,相关成员单位大力协作和积极配合,项目组辗转多地,通过大量的仿真分析和试验,没日没夜,前后持续两个多月,终于搬掉了研制道路上的“绊脚石”。
在整个归零过程中,项目组走了不少弯路,吃了很多苦,熬了不少夜,但是一想到产品是为载人航天服务,要为航天员生命安全负责,所有人都没有了怨言,更加积极地献言献策,以质量问题彻底归零为最大安慰。同时,正是有了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大协作的制度优势,能够有效整合各方面的力量和资源,本次归零才能进展顺利,才能形成 “举集团之力,创航天伟业”的良好局面!
在激光雷达研制过程中,中国电科项目组能够不断学习、不断适应、不断提高,不仅成功的完成了激光雷达主体研发任务,而且建立了一套适合激光雷达航天规范的技术流程和工艺规范,同时培养了一支素质过硬、作风顽强的科研队伍,这些收获必将对后续产品的研制产生积极的作用!
四川长虹拟收购近程防空雷达骨干企业 明日召开股东大会审议
日前,四川长虹发布公告称,公司拟以现金通过非公开协议方式收购控股股东四川长虹电子控股集团有限公司全资子公司四川电子军工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军工集团)所持零八一电子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零八一集团)100%股权。该事宜将于6月28日召开股东大会审议。
0评论2018-06-27
泾阳首个军民融合产业项目神洲雷达精确制导全天候巡检仪项目启动
10月22日,泾阳县首个军民融合产业项目神州雷达精确制导全天候巡检仪项目启动,标志着泾阳高新技术产业区建设正式拉开帷幕。市委常委、统战部长李晓静宣布开工,副市长王宏兵出席。雷达精确制导全天候巡检系统采用Ku波段雷达、电视、红外、智能图像处理和数据融合处理等先进技术,对所监控区域实时生成清晰的视频图像并记录,对人员、车辆等活动目标自动检测、跟踪和精确定位。该项目填补了国内此项技术的空白,属国内首创,截至目前,已获得自主知识产权发明专利18项,相关技术已达到国际领先水平。
0评论2017-10-26

- 英飞凌开发出完整的77/79 GHz雷达芯片组
0评论2017-10-11
新雷达系统通过扫描心脏识别身份
脸部识别系统往往因外部特征细微变化而无法准确识别。据美国布法罗大学官网25日报道,该校华人科学家许文曜团队研制出一种全新的计算机安全系统,能通过心脏几何形状进行身份识别,取代密码和其他生物识别系统,用于计算机、智能手机和机场安检的身份识别。
0评论2017-09-27

- 无人机蜂群打雷达!中国高校技术引领低空战场新趋势
0评论2017-09-26

- 星网宇达携光电吊舱、安防雷达系列产品亮相第四届中国—亚欧安防博览会
0评论2017-08-17
国产风冷机载两维有源相控阵火控雷达通过试飞
中国研制成功风冷机载有源相控阵火控雷达,可以方便对现有战斗机进行升级。对于战斗机来说,没有配备有源相控阵火控雷达,可能就难以适应2020年之后空战环境
0评论2017-05-24
艾默生推出双线制非接触雷达变送器用于严苛固体物位测量应用
德克萨斯州奥斯汀——艾默生过程管理推出新型5400系列非接触雷达物位变送器,专门用于严苛的散装固体物位测量。罗斯蒙特5402型的高频2线雷达采用罗斯蒙特主雷达变送器软件和独特的算法克服了在容器、料箱和筒仓中测量固体物位所面临的特殊困难,例如倾斜或斜面、低介电常数及高填充速率。
0评论2015-03-03
俄罗斯雷达卫星研制20年 预计于3月29日发射
俄罗斯NPO MashinostroeNIa设计局20年前开始研制的“秃鹰”(Kondor)对地观测卫星,终于走上发射台,预计于3月29日发射升空。
0评论2013-03-11
飞思卡尔Xtrinsic雷达发射器提高了汽车主动安全系统的性能
2012年11月13日, 飞思卡尔半导体 [NYSE: FSL) 日前面向自适应巡航控制等主动安全应用,推出了新款Xtrinsic PRDTX11101 汽车雷达发射器。
0评论2013-03-04